返回首页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实用技术 > PDCA循环在高温差地区混凝土预制方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实用技术

PDCA循环在高温差地区混凝土预制方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时间:2017/12/20 10:07:32 来源: 点击次数:2450

摘要:卡塔尔多哈新港混凝土预制方块因其特殊的环境和施工条件,质量控制难度大,本文通过引用管理学上的PDCA循环理论,论证了PDCA循环理论应用在混凝土预制方块质量控制上的可行性,并结合现场实例研究,探讨了在高温差环境下混凝土方块质量控制管理的全新方法及操作过程,提高了混凝土质量控制管理水平并形成标准化作业流程。

关键词:PDCA循环、混凝土、预制方块、质量控制

一、 引言

卡塔尔多哈新港码头和内防波堤施工项目(New Port Project, 以下简称NPP),为内挖式港口,包括集装箱码头、通用码头、件杂货码头、车辆滚装码头、面粉码头、牲畜码头、海岸警卫队码头和游轮码头等。NPP项目的主要施工内容为土石方工程和码头结构,全长8公里的码头岸线均采用重力式方块码头形式,混凝土预制及现浇总量达140万方,共计约34578块预制混凝土方块,集装箱码头的方块层数为11层,预制方块最重为94吨,混凝土方块的质量成为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

项目的咨询工程师对方块的采用的混凝土技术参数、浇筑和养护过程的要求都极其严苛,项目技术规格书中对方块预制过程中的温度控制要求非常高,混凝土入模温度不高于30℃,构件核心温度不超过65℃,内外温差不得超过20℃,更为特殊的是,项目所处地区常年高温,昼夜温差高达25-30℃,加上素砼方块断面积大等客观因素,更加大了质量控制的难度。

由于混凝土预制方块工程量巨大,质量管理要求严格,国内外混凝土方块预制的常规管理方法已不能满足质量控制要求,必须结合现有的管理体系,采用更为系统的管理方法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二、 PDCA循环理论及其在混凝土预制质量控制中的可行性

2.1 PDCA循环理论

PDCA循环理论[1]最初由休哈特 (Walter A . Shewhart)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Deming, W. Edwards)博士在1950年挖掘出来并应用于全面质量管理。PDCA 循环主要包括四个阶段: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及八个步骤,八个步骤是四个阶段的具体化。

其特点在于[2]:

(1)PDCA循环的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周而复始的进行,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新的问题出现,还需要进行下一次循环。

(2)如果把整个工作看成一个大的PDCA循环,那么各部分之间还存在一些小的PDCA循环,大环带动小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

(3)PDCA循环不是在同一水平上循环,每循环一次,取得一定成果,工作就向前推动一步,呈阶梯形上升。

2.2 PDCA循环在混凝土预制方块质量控制中的可行性分析

根据PDCA循环理论,无论是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还是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及其原因,都可以纳入 PDCA 循环当中去[3]:决策阶段的质量管理和施工前的质量管理相当于 PDCA 循环中的第一环P,收集材料,制定标准和计划,论证可行性,做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则相当于PDCA循环中的第二环D和第三环C,在这个环节中,除了进行施工外,还要进行现场的控制和检查,如果发生质量方面的事故,还要进行现场处理;工程完成后的质量管理则相当于 PDCA循环中的最后一环A,工程质量管理的各方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和总结,提出问题,通过协商进行解决,出现的问题可以作为以后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从而实现 PDCA 循环,更好地促进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从PDCA循环推进持续的质量改进[4]一文中可以得知,PDCA循环在推进质量持续改进过程中,已经有多项实例可以借鉴参考,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八个步骤能够科学的、有效的推动持续的质量改进。

同时,将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建筑安全管理[5],可以解决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安全工作质量水平,经过探讨和研究,也是可行的。

鉴于PDCA理论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有效性评价,本文将PDCA理论应用于混凝土预制方块的质量控制中,从多方位、多角度监控混凝土预制方块质量的管理和持续改进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 混凝土预制方块质量控制的PDCA循环实例研究

3.1 计划阶段(Plan)

在典型施工及施工初期阶段,选取了300组质量因素进行监测,总结了方块预制过程存在的质量问题。总结归纳如下表1所示:

PDCA循环在高温差地区混凝土预制方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图1 混凝土预制方块质量问题排列曲线图

根据调查统计,当前阶段发生频率较高的问题主要有混凝土方块表面龟裂、表面大气泡、底部及接缝处发生漏浆、中心与边角温差过大以及混凝土泌水几项,这几项问题占出现的总的质量问题频率的93%。

对影响方块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影响表观质量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有人、设备、材料、方法和环境五个方面,针对每个因素进行因果分析如下图2所示:

PDCA循环在高温差地区混凝土预制方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经过对各个末端因素进行论证,找出了混凝土方块质量问题的主因,包括

1,养护不及时,养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的表面龟裂问题和方块中心与边角处温差过大;

2,部分方块形状特殊,模板设计时考虑不周全,少数边角位置在浇筑作业时无法实现振捣,导致所浇方块对应位置出现大气泡等表观质量问题;

3,侧面模板的拼装方法采用卡具固定形式,难以加强闭合强度,导致了部分方块侧边发生漏浆现象;

4,NPP项目方块体积普遍偏大,方块强度增长过程中温度容易过高,项目规范对温度控制要求非常严格,要求所有方块中心最高温度均不得高于65℃,方块中心与边角最大温差不得高于20℃。中东地区日间长时间高温,在夏季室外高温可达近50℃,昼夜温差大(可多达25-30℃左右)。项目部采取在夜间浇筑和必要时在混凝土中添加冰块降低入模温度并加强养护等方法控制温差,仍不能完全达到温度控制要求。需适当调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实现温度控制目标;

5,混凝土配比采用的外加剂品种不能很好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

针对以上影响混凝土方块质量问题的要因,小组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具体措施见下表2所示:

PDCA循环在高温差地区混凝土预制方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3.2 实施阶段(Do)

在得到详细的计划对策后,根据所指定的对策表,认真组织实施,主要改进措施如下:

实施一、针对混凝土方块表面裂缝问题采取以下措施:

1、对比选用合适的养护液和覆盖材料,提高养护效果。

2、对所有养护施工人员进行反复交底和培训。

3、安排质量管理人员跟踪检查所有方块养护情况。

实施二、针对混凝土方块表面出现大气泡的问题,采取以下措施:

1、改进模板设计,在顶部部分封闭位置开孔,使模板结构方便振捣操作。

2、购置和采用不同型号振捣棒,实现全面均匀振捣。

3、对所有参加振捣施工的人员进行反复的交底和培训。

4、对模板新开孔部位加工要求精密细致,避免由于新开孔造成的表观质量问题。

实施三、针对底部及接缝处发生漏浆的问题,采取以下措施:

1、在模板内接缝处用密封胶带全面密封。

2、通过对比,选用止浆效果最好的弹性橡胶止浆条。

3、在必要情况下改进模板,增加螺栓固定,提高接缝固定强度。

实施四、针对方块中心与边角温差过大的问题,采取以下措施:

1、在满足其他要求条件下降低OPC用量提高GGBS用量,从而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比例由1:0.8改为1:1。

2、选用保温养护材料做好养护工作,避免养护时混凝土表面温度损失过大。

实施五、针对混凝土泌水的问题,采取以下措施:

1、通过试验对比,更换合理的混凝土外加剂。将原先采用的GLENIUM 111外加剂更换为对提高混凝土和易性有明显效果的RHEOBULD 857Q外加剂。

2、严格控制施工过程,杜绝过振现象出现。

3.3 检查阶段(Check)

通过实施以上措施,混凝土方块质量的几个主要问题有了明显的改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因养护不当导致的混凝土表面裂缝基本不再出现;

2、混凝土方块表面气泡问题基本得以解决;

3、底部和边角等接缝处漏浆现象得以解决。

同时,尚有两个问题未得到完全解决:

1、方块中心与边角温差过大的情况依然少数存在;

2、混凝土材料泌水现象得到一定改善,但未完全解决。

3.4 处置阶段(Action)

经过检查实施对策取得的效果,做了以下方面的加强:

1、加强全体参与人员责任感教育,普及全面质量管理知识,做到人人关心质量;

2、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制定质量奖惩措施,提高相关人员对质量的重视程度;

3、制定标准化的操作规程,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防范质量问题于未然;

4、形成工法,作业指导书等材料,对上岗人员反复教育。不断提高操作水平,保证施工质量。

5、同时,对于个别方块中心与边角温差问题和混凝土材料泌水现象,QC小组重新组织PDCA过程以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

一、 基于PDCA循环的混凝土预制方块质量控制的总结推广

在对混凝土方块质量控制极其施工工艺有全面认识的基础上,提高引入PDCA循环理论,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控制混凝土方块的质量有了较深的体会和较成功的认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混凝土方块模板架设和浇筑施工过程中,对质量进行严格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发现方法问题或设备资源问题应及时改正和处理,避免影响施工质量;关注细节,对小问题应对加以重视,消除一切隐患;施工现场必须安排足够充分的专职QC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严密细致的监控,将质量控制落实到每一个小环节,同时应注重对生产一线QC人员的培训教育;施工初期阶段非常艰难,问题多且杂,需要QC小组成员不断进行总结,包括机械安排布置、施工技术、人员操作、施工工艺、混凝土配合比等,在总结分析中不断对工法进行改进;对研究所得的施工经验进行升华总结,形成完整的工法,并对现场施工编制标准化操作流程,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杨洁,基于PDCA循环的内部控制有效性综合评价,[J],会计研究,2011,4

[2] 孙秀昌等,PDCA循环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4(1)

[3] 马成刚,PDCA 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

[4] 刘宏,PDCA循环推进持续的质量改进,[J],电子质量,2000,6(4)

[5] 姜芳禄,建筑安全管理的PDCA循环,[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1,11(1)

上一篇:高温作用后的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CRTSⅢ型板式轨道结构充填层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稳定性测试评价
下载附件:暂无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网站制作:恒昊互联网络 版权所有: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混凝土杂志编辑部   备案号:辽ICP备06007609号-1

辽公网安备 21010202000314号


单位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5号   电话:024-81978465    投稿邮箱:hntbjb@vip.163.com    网址:www.hntxh.org